作者 主題: 台北築基班第二十八期 李坤地 修真心得  (閱讀 8177 次)

angelhuang

  • 訪客
台北築基班第二十八期 李坤地 修真心得
« 於: 2016/11/29, am 10:59:10 »
從網路得知有「一炁金丹」功法,因年已70依台灣男性平均年齡77(女性83),有必要再去學新功法嗎?考慮很久,經戴兄(戴爸)鼓勵及實證練功成效,就報名參加。

以前愛爬高山,百岳攻了快50座,膝蓋疼痛(男性山友較新苦,要背公糧、帳蓬等)醫生警告再爬就準備換關節,於是改練氣功至今已約20年。

第一個是上道館練硬氣功,依「氣的原理」作者所提,丹田訓練三階段,「氣到丹田→氣滿丹田→氣壯丹田」我丹田能受重擊,但就是覺得好像丹田沒有內氣,任督也好像只通表皮,於是想找其他功法補足。

踏入氣功領域,學習一個功法不會就此罷手,例如張三豐第九代傳人張家森在道教總會教「仙道太極內丹術」就跟著學。另外其他氣功也接觸不少,但好像還是無法滿足。

因道館老師提到靜功過程會有的現象:「六根震動、丹田火熾、兩腎湯煎、耳後生風、腦後鳩鳴、眼吐金光、耳湧鼻搐」,我都沒有。

開始練「一炁金丹」功法,當初以為是換個口訣靜坐,想不到有身體有前壓、後仰動作,還要等幾十分鐘才能自動回正,在七月大熱天實在有點受不了,唯一值得安慰是肚子消了許多。

練「進火退符」依功法吸氣要用推的,但以前練任督時口訣【嚥(吞口水)、送(吸氣到丹田)、貫(往會陰壓氣)、提(提縮會陰)、引、鬆、------】,其中的「提」因練了十幾年,花了約一個月才能改為「推」,所以要放下以前功法,需要時間。

因年紀大身體有時會酸痛,手腳容易冰冷,所以也接觸「原始點療法」,張釗漢醫生認為每個人都是寒性體質,需以內熱源(喝薑湯)、外熱源(溫敷)及按推原始痛點等,確實也有改善。

但體質改善最明顯是練了「一炁金丹」幾個月後,其功效為走路或運動時,很容易有熱流由腳底沿足三陰上來,此為以前未有現象,感覺很舒服。

要感謝好幾位師兄、師姐教導及糾正才能過關。套句「腦氣場意識健生法」李杲老師的話,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,沒有一片雪花,會落錯地方。”

李坤地